“咱们给梨树疏果时,应尽可能提早,并尽量把畸形果、病虫果、小型果这些先疏去。这样既能提高当年果实品质,又能促进花芽分化,调节大小年结果,达到连年丰产稳定。”
“兰花肉根肥厚,能贮存较多的水分,我们很多新种植户经验不足,浇水过多过频,很容易出现烂根致死的情况。大家要记住 ,没有干死的兰花,只有涝死的兰花。”
“京紫、京华这两种兰花是我们学院自主选育的国兰品种,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奖后,又在去年的第十六届北京兰花展上获得了金奖。”……
5月20日下午,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果园和花卉种植现场,来自“三农”领域的市、区政协委员,正在对房山区的农户进行种植培训。这场市政协主席吉林,副主席杨艺文、林抚生,秘书长严力强等市政协领导,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房山区负责同志和部分政协委员、农业科技人员、村干部、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户代表共同参与的“服务到基层,助农促发展”活动,标志着北京市政协“三农”领域委员工作室正式启动。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政协主席吉林为“三农”领域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授牌。市政协常委、农业界别召集人、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荣才向村干部、涉农企业负责人和种植养殖户代表宣讲了北京市农业产业政策。
“我是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两委委员杨金红。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们村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精品民宿的相关情况。”
“我们西太平村2020年一举摘掉了‘低收入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为了持续推动村域发展,我有3点希望想跟各位领导和政协委员汇报汇报。”
“我们不是生产不出优质农产品,而是优质农产品不能体现优价甚至有滞销的可能。我认为,目前导致农户与农业园区收入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我觉得现在农业产业存在惠企政策知晓度不高、获得感不强和个别政策‘空转’现象,希望有关部门重点抓好政策宣传解读、落实落地等环节,并把相关产业政策资金集中支持在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上。”……
针对村干部、涉农企业负责人和种植养殖户代表提出的问题与建议,政协委员与大家围绕培育本土品牌、人才队伍建设、扶持农村集体经济、打造精品民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房山区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也对有关政策和问题作了解读回应。
“脚下沾泥土,履职有力量。”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高华说,“三农”领域市政协委员工作室成立在温室大棚中,活动开展在田间地头上,就是为了更好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发挥委员专业优势,为所联系的界别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履职服务。
“我们委员工作室主要活动内容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三农”领域的政策。倾听“三农”领域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反映给党委政府。围绕“三农”领域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协商活动。发挥政协委员专业特长,围绕百姓需求,开展服务群众的宣传和公益活动。” “三农”领域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召集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云伏委员表示,今后,委员工作室还将与有关单位合作,充分发挥“田间学校”、“空中课堂”等平台载体,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探索委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推进我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吉林指出,凝聚共识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也是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使命。建立委员工作室是加强委员与群众联系的重要探索之一。要进一步加大委员工作室建设力度,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更好搭建起党委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畅通沟通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党委政府政策措施宣传力度,积极反映群众诉求,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各界委员要加强本领域政策学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好宣传阐述工作,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把握北京“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农情,坚持走“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大城市带动大京郊”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强“三农”问题研究,为北京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贡献力量。(市政协办公厅宣传处)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