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政务> 正文

老北京述闻之名人故居⑤|茅盾与后圆恩寺胡同13号

2021-05-06 09:11 北京政协

来源标题:老北京述闻之名人故居⑤ | 茅盾与后圆恩寺胡同13号

老北京述闻

《老北京述闻》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传承发展北京“四个文化”中心建设要求而策划的系列书。该系列书立足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定位,着重从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等方面,讲述北京人文故事,提炼首都文化符号,探讨首都文化的特点和传承。

全系列书共十二卷,分别讲述了北京三千余年历史中的历史典故、人文地理、营国故事、古都文脉、戏曲曲艺、风物民俗、胡同街巷、名人故居、京城会馆、饮食名馔、史籍志书、传说故事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北京的皇城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等多方面。

今天为大家推送"老北京述闻之名人故居"第五篇《茅盾与后圆恩寺胡同13号》

1 - 640?wx_fmt=png

1980 年 3 月茅盾(1896—1981)在圆恩寺寓所的书房里

在北京东城区交道口附近的后圆恩寺胡同内的13号小院,大门的上方有一块黑底绿字的匾额,上有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题写的“茅盾故居”。院门两侧墙壁上镶挂着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文物管理局和东城区政府、交道口街道分别立的“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城区青少年教育基地”“圆恩寺小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1985年3月这儿又建成“茅盾故居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现隶属中国现代文学馆。

后圆恩寺胡同在清朝时曾是一些官宦宅邸的集中地,胡同内现仍有着数棵百年以上的古树,枝叶繁茂,绿荫浓浓。这条胡同的院落并不多,显得十分静谧。胡同内的13号小院据说原是杨明轩的旧居,“文革”后久无人住,成了仓库。

茅盾一家是在1974年搬到这所小院的。这儿的居室比之前茅盾先生在东四头条5号文化部宿舍大院1号小楼内的卧室要大一倍,采光也好,这对视力只有0.3的茅盾先生是极为重要的。

在这所小四合院大门前也有一对矩形方门墩,石礅虽不大,几个侧面却都饰有图案各异的花卉浮雕,具有北京四合院的特色。步入院门,最先跃入眼帘的是雪白的墙壁上镶嵌着由邓颖超同志于1982年题写的“茅盾故居”,黑底金字,十分醒目。这是一所不太规范的三进小四合院,小院坐北朝南,没有影壁,也没有回廊,且第一进院已不复存在,只剩前后两进院落,或称“一个半院落”更恰如其分。院子呈长方形,地面铺着青砖,整所院落占地约 800 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22间,建筑面积为532平方米。

2 - 640?wx_fmt=png

茅盾故居内院  (摄影 张斯伟)

进大门右首有一间六七平方米的小屋,左首也有一间,略大,两间屋门相对。三间正房(北房)一大二小坐北朝南,房前有1米宽的廊檐,中间堂屋约20平方米,左右两间各10余平方米;东西厢房和南房各有三间,其大间十二三平方米,小间不到10平方米。茅盾先生在此居住时,穿过正房堂屋,可进入后罩房院子;现改作展室便不通行了。

在前院正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间较低矮的房屋,称作耳房。西耳房有一通向室外的门。耳房的前檐、围墙和厢房的北山墙共同围合成一个小院,这是从大院中分隔出来的一块小天地,称为“露地”。此院的西耳房前的露地上长有一棵年代已久的大椿树,枝繁叶茂。现西耳房为工作人员办公室。

前院的南侧有一棵大葡萄树,其藤蔓攀缘在一高大的葡萄架上,葡萄架下是两畦长方形的花圃。正房台阶前,一左一右种植有两棵高大挺拔的白蜡树,似象征主人的品格。在正房的前方有一尊用洁白的汉白玉雕塑的茅盾先生的半身坐像立于黑色磨光的大理石基座上,塑像前摆放着人们敬献的花束与花篮。

3 - 640?wx_fmt=png

茅盾故居内汉白玉雕像  (摄影 张斯伟)

故居前院北房曾是茅盾先生的孩子们的起居室,如今已辟为展馆的第一陈列室;东厢房原为厨房与饭厅,现为展馆的第 二陈列室;西厢房则为书房与会客室;一排南房当年曾是工作人员、司机、保姆、警卫员居住的地方,现仍为工作人员办公室。

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西厢房的会客室基本保持了主人当年生活时的原貌。在西厢房的三分之一处用隔断将房屋一分为二,其南侧为茅盾先生的藏书室,现仍存放着茅盾先生生前收集的藏书,都整齐地排列在8个书架上。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茅盾先生的藏书有七千余册。

北侧为前院会客厅。会客厅十分俭朴,地毯上陈设着一张大沙发、四个小沙发,有一长茶几、两个小茶几。茶几上摆放着几只欧式风格的玻璃雕花花瓶。会客室的墙壁上有一楹联,其书法极有特色,楹联云“胸藏五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在楹联的上首有一行小字“郭沫若同志读习诗句”,下方也有一行小字为“茅盾同志方家正字”,落款为“己未年初春虹生 书于小盘谷”,是由许春虹先生手书的郭老的诗句。1980年,茅盾先生曾在这间客厅接见伊罗生夫妇,就曾在此楹联下合影。

在第一展室,陈列有茅盾先生在学生时代、五四时期、北伐时期及“左联”前后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历程的一些照片与实物;有他在以上各个历史时期的著作版本和手稿等;有其父亲沈永锡(1872—1906)和母陈爱珠(1875—1940)的照片、茅盾少年时的照片及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的照片,有其在浙江家乡故居老屋前的照片,还有浙江特有的水乡乌篷船的老照片。

第一展室内的11个展柜里分别陈列有茅盾先生的著作《幻灭》1930年8月开明书店版本、《子夜》1933年初版精装本、《春蚕》与《林家铺子》在20世纪30年代的各种版本等。

这里还有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如茅盾与郭沫若、洪深、叶圣陶等文化人在上海的合影,茅盾与鲁迅共同主持的《前哨》《译文》等杂志、期刊的书影,鲁迅和茅盾致毛泽东、朱德祝贺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电文“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希望”的图片,鲁迅用毛笔抄写的茅盾《答国际文学社问》图片,茅盾与鲁迅合编小说集《草鞋脚》时联名给伊罗生的信,以及茅盾于1940年秋在延安“鲁艺”讲课时的照片等。这里还有一封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写给茅盾先生的信函的照片。

在第二展室,展出的是茅盾先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至去世前的部分照片、手稿与实物。这里有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茅盾先生的大部分著作和作品,如《茅盾全集》《茅盾文集》《我走过的道路》等,其中包括翻译成各种文字(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及英、法、德、朝鲜、日本等外文)的版本。

这里还有1949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与茅盾等政协筹备会全体常委的合影,有1949年茅盾先生与第一次文代会部分代表的合影,还有茅盾先生于1976年八十寿辰时在此寓所中挥毫时的照片,有茅盾先生与全家人在此寓所的照片及茅盾先生参加各种会议时的照片、与外国友人的合影等。其中还有一些珍贵的老照片,如在20世纪50年代初茅盾与老舍、萧三等在龙门的合影,1954年茅盾先生作为全国人民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团副团长同解放军战斗英雄亲切交谈的照片。

展室还有茅盾先生在病危时给中共中央的信和给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的信函、茅盾文学奖的奖章与证书等。

参观完前院,我便走进后罩房院子。

后罩房在四合院的最后一进院子里,这院子一般在正房背后,横向窄长,房子横贯整个宅院基地宽度,坐北朝南。后罩房因处于住宅的深处,旧时多用作女眷、女用人等居住用房。可能是为了清静和便于写作,茅盾先生将自己的卧室、会客厅、书房设在后罩房。此院很小,进深约5米,三间正房有廊檐,东起依次为卫生间、卧室、会客室和书房,会客厅为木质地板。

茅盾先生的卧室陈设十分简朴,只有几件五六十年代款式的旧家具。靠东墙是大衣柜,北墙摆放一个五屉柜和一个小衣柜,里面放着日常穿的衣服。一张旧式单人铁床安放在两扇大玻璃窗之间,小衣柜正对着床脚,柜上摆放一些小工艺品。铁床西侧临窗是一张极普通的三屉写字台。案头放着的书籍是他的备查资料,书桌上有一个白搪瓷茶杯、一盏小台灯。在书桌的左侧墙壁上挂着茅盾母亲的黑白照片,在照片镜框的左下方竖行写着“我的妈妈,雁冰敬记”字样,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茅盾的母亲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倔强的妇女,在茅盾童年时就将一些文学、地理和历史方面的知识教授给了孩子们。茅盾先生在回忆录中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将母亲的照片悬于写字台上方,让母亲慈爱的目光时时注视着自己,是激励其奋笔疾书的力量源泉。这三屉桌正是茅盾先生笔耕的工作台,“文革”后,他的绝大部分著作如《我走过的 道路》(上、中、下)及许多文章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完成的。

铁床的东侧有一长方条几,上面堆了参考用书和资料,有的装在牛皮纸袋里,上面一一注明:“参考资料”“剪报”“备查 资料”“关于鲁迅诗的解释”等。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叶圣陶先生对茅盾先生的一段回忆:当年茅盾先生写《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时,“我与他是贴邻,他的居室在楼上,窗帷半掩,人声静悄,入夜电灯罩映出绿光,往往到深更还未捻灭。我望着他的窗口,想到他的写作,想到他的心情,起一种描摹不来的感念。如今回想起来,那种感念依然如新,但是时间相距已经十七八年了。”叶老对茅盾先生的写作习惯也十分熟悉,说他“把许多书堆在床头,纸笔也常备,半夜醒来,想起些什么,就捻亮了电灯阅读,阅读有所得,惟恐遗忘,赶紧写在纸片上。当时我闻知他有这样的习惯,非常钦服,我是从来没有这样勤奋的”。(引自叶圣陶《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1945 年 6 月)看来茅盾先生的这个写作习惯一直保留了半个世纪。

卧室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小衣柜上安放的茅盾先生之妻孔德沚的骨灰盒,在骨灰盒的左右及上方摆放着三件典雅精致的工艺品。茅盾先生对妻子有着极深的感情,当妻子病重时他曾给予其无微不至的体贴与照顾,这给儿女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并写入他们的回忆录中。1975年1月29日是孔德沚女士逝世五周年忌日,这一天,茅盾先生让儿子韦韬取回爱妻的骨灰盒,郑重地供放在这间卧室的小衣柜上,与爱妻共同度过了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六年。

卧室的西侧是茅盾先生的客厅兼书房。沿墙的三面都是一个个书橱,其中北面是三个带玻璃门的书橱,左右两个高书橱内摆放着中国古典书籍,有全套的《四部备要》《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全唐文纪事》《诸子集成》《太平御览》《类说》等,正中间的矮书橱存放着茅盾先生的手稿和被译成各种中外文版本的著作。在矮书橱上方的正中位置摆放着一尊白瓷质地的毛泽东主席半身坐像,靠西墙是一排约1米高的书柜,里面有套百衲本《二十四史》和一些线装古籍;东墙有一个矮书柜,里面放着鲁迅先生的著作。在这个矮书柜上有一台旧式2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晚年,茅盾先生行走不便,他就在这间简朴的书屋兼客厅里接待和会见国际友人、国内同行和文化界的朋友们。他曾在客厅里与著名作家丁玲、姚雪垠等交谈并合影。1980年茅盾先生在这里与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那是他与巴老的最后一次欢聚畅谈。1979 年茅盾先生在这里接待南斯拉夫作家代表团,是他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客厅西侧临窗有一张宽大的写字台,这是茅盾先生为朋友们书写条幅和题写书名、刊名的地方。茅盾先生的书法独具一格,遒劲、飘逸、清秀、潇洒。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的文化艺术开始复兴,一些文化团体、文学刊物、学校、机关和文化界的朋友纷纷前来向茅盾先生求墨宝,茅盾先生不畏年迈体弱,欣然泼墨挥毫。他曾为《文学报》《小说月报》《赵树理文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寓言》《新文学史料》等书刊题写刊名、书名。他对向其求教的青年作家与文学爱好者尤其诚恳,其平易近人、热情相助的学者气质和风范令人难以忘怀。

如今,这张写字台上仍摆放着茅盾先生当年使用过的放大镜、撰写的手稿、阅读的书籍和一个台历,台历上的日期是他亲手所翻的最后一页——1981年3月27日。

在客厅的西墙上有一幅镶有精美木框的油画作品,画面描绘的是波兰民间舞蹈的场景,这是1956年茅盾先生任中波友好协会会长时,波兰玛佐夫舍歌舞团访华演出时赠送给茅盾先生的。客厅是木质地板,在茶几上摆放玻璃雕花花瓶与花篮。北面的书橱前有两把折叠式靠背椅,茅盾先生常坐在左首椅子上接待来访者。

客厅的西侧原是书房,现仍放有一些书架,在临窗的一个陈列架上陈列着茅盾先生的面模和手模。(写于2003年 作者潘怡系北京市工商联调研室原干部)

责任编辑:张晓宇(QL0001)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